本Blog所有版權屬本人所有,所發表的文章皆為個人意見。

2017-08-30

[閱後感] 《做個剛剛好的女人》聽風 著

《做個剛剛好的女人》聽風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 怎樣為之剛剛好? 這應該是個難以有一個標準的詞吧?
          這世界有千百樣人,每個人對其生活的標準都不盡相同吧?
          在還沒深入閱讀此書之前,以上兩句都是我的心聲,但隨著閱讀的進度與思考,便發覺,「剛剛好」這3字並不是這麼難理解,更不是千百種不同。而是我們所謂的「中庸」,距離產生美、用專業嬴得別人的尊重、聰明的女人如何優雅地等。其實我必要坦承的是,對於書中所言的理論,我大部分都看過、都聽過,但我仍有好許多受啟發之處;就算我對內容有記憶,但無奈自己卻仍不能突破界限,繼續活在別人的目光中,怕被人看死、想討好別人、別人的要求一一做到…….在公司裹,我曾經以為我只要從不拒絕同事的請求,努力把別人交托的事情做好便會得到別人的重視。豈料,我和同事的關係並沒有多大的改變,反之工作量大增,還不止的是,我因耗費太多心力在別人交付的工作以致自己的份內工作錯漏百出,更因此被上司責備、引同事的不滿,只因我不懂拒絕、想討好他們。結果自討苦吃。而更悲痛的是上司把更多本不屬於我的工作變為我的份內工作。在還沒閱讀此書前,我仍一直糾結和同事的相處的關係,因為我覺得自己已經在目前的公司工作3年了,可是關係仍不能算良好,我和他們的關係比晚我一年半進來的同事還要陌生。於是,我只好花更多的心力去做更多事去討好他人,和我比較談得來的同事M一直都勸說我毋須理會門別人的目光、別人的閒言閒語,可我一直未有上心,可即使如此,她在我一次又一次懷疑自己的時候陪伴的、開解我。當我讀到此章例子,感覺何其熟悉,這不是我的寫照嗎? 亦是這些看似比比皆是的例子把我拍醒,是喔,昔日讀書的時侯我不是把這些說話都掛在口邊嗎? 不是說口長在人身上,我管不著嗎? 那為甚麼我會在這問題上迷茫呢?
          在閱讀的過程中,我都會回想我過往的經歷作檢討,當然除了某些內容使我更深入地了解自己外,有些內容更使我有新的啟示。譬如,如何優雅地老去,又例如自律的重要性
一直未有注意的小事原來是這麼重要!

          總括而言,我並不否認書中的一些內容早已讀過,可是,當我每一之復讀都會有另一番體會,所以我最喜歡閱讀這類書籍,既可自省又可學習,可樂而不為? 最後,引其一句話「我們終其一生都在罷脫別人的期,成。」



2017-08-06

[有感而發] 成長。



      我自己算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,只要別人有一點避開我的行為,我就會覺得: 人家是不是不喜歡我? 我踩了他的底線了嗎? 朋友太久沒想到約我是因為已經不記得我? 是我太內向,存在感偏低,所以沒有人想起我嗎?還有許多相類似的問題...... 其實我都清楚知道我的敏感不只有自己辛苦,更令到身邊的朋友、同事也很辛苦。
但我就是沒有辦法,我曾經試過不去想、不去假想這些狀況,可是在昨天,我又一次看到他們自己去玩,我就突然爆掉了,我們從3月後就再也沒見過,不論是那一種方式,聊也沒有聊過一句,可是我就一直看到他們相約去逛街、去玩,什麼都沒有預我的份,平常他們寺玩都算了,我知道他倆因為住的地方比較近,上學逛街的地方都比較相近,所以關係都比較close,在很早以前我就知道他們私底下會聯繫,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,我們見面的時侯,話題除了他倆,我一句都插不上,你們聊你們的,我只有聽的份,感覺自己再也不能跟上你們的進度,我曾經試著融入他們的話題,剛開始你們也會跟我說一下,可是慢慢的,你們失去了耐性,我也不敢再問,也漸漸地發覺我們回不去,我們不再分享生活,不再交流近況,你實習我不知道,你上班了還過了試用期我都不知道,如果不是透過Facebook,大概我永遠都不會知道,或者,你們已對我厭倦; 或者,其實只是誤會一場; 或者,真的友盡了。

     事情凡事都要多角度看,問題不是只出現在他人身上,自己也要好好反省!